description

【惊蛰】一雷惊蛰始 微雨众卉开

2022-03-06
惊蛰(别称:启蛰)是春耕开始的日子,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℃至14℃,较雨水节气升高3℃以上,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,日期在每年公历3月5日或3月6日。
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旋转指向确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(我国位于北半球)的重要星象,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、物候亦在渐变。
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、节气变化的依据,即所谓“斗柄指东,天下皆春;斗柄指南,天下皆夏;斗柄指西,天下皆秋;斗柄指北,天下皆冬”的星象规律。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半球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特定地域的气候、物候变化。

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,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。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,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当斗柄指向正东方,卦在震位,是为卯月(仲春之月),万物之所出达也,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。在二十四节气中,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。


起居
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,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,有时还会出现“倒春寒”现象,因此,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。随着气温回暖,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,这就是俗称的“春困”。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,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。为了一个良好的睡眠,建议睡前泡脚,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,温补脏腑,安神宁心,消除一天的疲劳,利于入睡。
运动
缓慢运动,不宜过激。惊蛰过后,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,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,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,应选择走路、慢跑、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。另外,在运动前应先热身,让身体也从冬天里苏醒过来。
情志调养
惊蛰时节应注意情志的调养,春季是养肝的季节,在惊蛰时期,由于人体气机尚未完全疏泄,因此肝气运行会有所不畅,容易导致肝火偏旺。中医认为“怒伤肝”,若情绪激动,心事烦扰,可令气机郁结,影响肝脏功能,影响全身气机畅达。因此建议大家调节情绪,避免抑郁,愤怒等负面情绪。
饮食
中医认为,春天属于升发的季节,肝属木,木旺于春,惊蛰后,养肝还要继续。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。
排骨莲藕汤
材料:猪排骨500克,莲藕750克,盐10克,胡椒粉3克,大葱10克,姜7克。
做法:猪排骨洗净,剁成4厘米长的块;莲藕择洗干净,刮去皮,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,切成同排骨同样小大的块; 高压锅中倒入适量开水,放入猪排骨、莲藕,放入葱段、姜片、盐、胡椒粉,盖上锅盖; 放在旺火上烧开后,转用文火炖20分钟后即可上桌。
功效:清热消痰、补肾养血、滋阴润燥。
薄荷参杞茶
材料:薄荷1克,人参1克,枸杞子3克,绿茶1克。

功效:薄荷可清利头目、疏肝行气,有利于肝气调达;人参补气温阳;枸杞子滋补肝肾,滋水涵木,应春季养肝;绿茶清利头目。上品合用,疏肝解郁,益气温阳,且对于春季部分人群肝阳上亢、肝火旺盛导致的头目不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。
穴位养生
醒大脑:按风府穴

 

定位: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,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。
做法:先用手梳头,用指腹抓揉头皮各个部位后,两手并排,十指分开,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梳头,再用两手指压风府穴三下为一次,共做六次。此法能让头脑清醒,还能平衡血压。
养脾胃:揉足三里

定位:在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
做法:养胃可揉足三里。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,使腿与椅子保持约120°,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,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,两指一并用力,按揉足三里穴,做1分钟。